松芝股份(002454)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行业发展情况 2023年上半年,随着我国经济运行保持持续恢复态势,经济长期向好趋势依然稳固以及出口延续高速增长,我国产销量分别完成了1,324.80万辆和1,323.9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和9.8%。其中,乘用产销量分别完成1,128.10万辆和1,126.8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1%和8.8%;商用产销量分别完成196.70万辆和197.10万辆,分别同比增长16.9%和15.8%。报告期内,我国新能源产销量分别完成378.80万辆和374.7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2%和44.1%,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28.3%。 2023年上半年,随着各地各项政策的落地,我国储能行业持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报告期内,我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为863万KW/1,772万KWh,超过去年全年的7.3GW/15.9GWh,行业景气度保持较高水平。 (二)主营业务发展情况 公司专业从事、轨道交通、冷链物流、储能电站等领域热管理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热管理相关产品的领导企业一。公司产品覆盖范围较为全面,已广泛应用于大中型客、乘用、工程机械、专用、货、轻型客、轨道及冷冻冷藏等各类辆以及储能电站热管理领域。报告期内,公司在整热管理系统领域已包括空调相关芯体零部件、前端冷却模块、空调系统、用电池热管理相关部件及系统、ATS发动机冷却系统、储能电站电池热管理系统等产品。 1、大中型客热管理业务板块 2023年上半年,得益于宏观经济复苏、旅游出行市场活跃以及海外出口订单增加,我国大中型客行业景气度较去年同期有所好转,共实现大中型客销售39,332辆,较去年同期增长17.61%。在这种环境下,公司的大中型客热管理业务抓住行业发展机遇,努力开拓海内外市场,落实优质项目订单,取得较好成绩,共实现各类大中型客热管理系统销售超过16,000套,较去年同期增长49%。同时,公司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对二氧化碳热泵空调系统等新产品的推广力度,以技术引领行业发展;持续优化调整销售团队,提高销售团队综合能力,实现市场下沉,提高订单获取效率;通过数字化手段进一步实现主要生产基地联动,统一调配产能,满足客户订单交付需求。上半年各项工作的落地以及产品的顺利交付,为全年业绩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2、小热管理业务板块 报告期内,我国乘用行业在新能源发展和整出口拉动下,呈现出持续复苏势头。公司小事业部抓住行业发展机遇,坚持长期主义,扎实推进业务发展。在市场开拓方面,公司持续深挖战略客户,持续获得多个战略客户的重要项目,新增订单超过25亿元;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持续完善研发组织,提升研发水平,保障项目量产的同时,进一步开 发多款热管理产品;在生产运营方面,公司整合各地源,有效保障多个量产项目按期落地和顺利进行,如比亚迪(002594)海鸥空调箱项目、上通用K平台空调箱项目、上集团(600104)海外出口型空调箱项目、蔚来多款型空调箱项目等,进一步提升工艺水平,为后续多个新能源项目落地做好准备。 3、电池热管理业务板块 报告期内,公司的电池热管理业务板块主要围绕储能电站电池热管理系统业务和电动重卡、电动工程机械等商用的电池热管理系统业务展开,为储能电站集成商和电动商用企或电池供应商配套电池热管理系统产品。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已经进入宁德时代(300750)、比亚迪、远景能源、阳光电源(300274)等储能系统集成商的配套体系,并顺利实现配套量产包括制冷量6kw、8kw、40kw等多款系统产品,商用电池热管理系统已经配套包括三一集团、一集团、陕重、徐工机械(000425)等电动卡或电动工程机械客户。重点战略客户顺利实现量产、在手订单饱满以及新增产能顺利落地,将为下半年及后续年份业务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4、轨道交通空调业务板块 报告期内,公司的轨道交通空调业务板块继续持续优化工作,加大研发投入,顺利实现去年获取的项目的量产。在市场方面,公司持续推进重点战略客户项目获取工作,并针对行业需求推出多款空调产品满足客户需要。 5、冷冻冷藏机组业务板块 报告期内,公司的冷冻冷藏业务板块抓住行业复苏及出口订单增长的机会,有效整合中国和芬兰的研发源,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进产品平台化工作,实现销售收入的快速增长,并为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复苏以及市场占有率的持续提升建立内外部有利条件。 6、空调压缩机业务板块 报告期内,公司的空调压缩机业务板块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扎实推进已获取项目的量产工作。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已实现销售空调压缩机超过2万台,较去年同期进一步增长,尤其是电动压缩机销量增长较快,成为收入的主要来源。下半年,公司将加大在电动压缩机方面的投入,进一步提升产能,以满足项目量产需要。此外,公司将在下半年加强与重点客户的沟通,跟踪重点项目,实现公司该业务板块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主要经营模式 在业务模式方面,公司的大中型客热管理业务板块和轨道交通空调业务板块主要存在“标配模式”和“终端模式”两种经营模式。针对公交公司、客运公司、地铁公司等最终客户市场,该类客户更为关注零部件的品牌、性能、质量、售后服务的个性化、及时性、便捷性和完善性。公司具有技术先进、售后服务网络完善、产品质量稳定等特点,采用“终端模式”可以增加客户对公司的了解和认知,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在公交公司、地铁公司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针对主机厂等客户,公司主要采用“标配模式”为客户提供大批量、标准化的大中型客热管理和轨道交通空调相关产品。由于小热管理产品具有大批量、标准化程度高、单价较低、技术含量高等特点,公司在小 热管理业务板块主要采用“标配模式”。在电池热管理业务板块,公司产品具有标准化程度高、技术含量高、定制开发程度高等特点,公司主要采用“标配模式”向电动商用企或储能电站集成商销售电池热管理系统相关产品。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行业竞争风险 在大中型客热管理领域,公司凭借行业、技术和客户源领先地位,给其他竞争对手参与市场竞争设置了较高的门槛。但随着主机厂成本压力的增大、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外部潜在竞争对手的进入,大中型客热管理行业在局部市场的竞争会有所提高。公司必须保持自身的专业化和规模化优势,否则将面临更大压力。公司在小热管理领域逐步形成一定地位,技术实力、体系能力和品牌知名度都有显著提升,与国内主要整厂商及部分合厂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相关产品也延伸到专用辆及工程机械等领域,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表现出一定的先发和技术优势。然而外品牌空调企业凭借其与主要合品牌企多年的合作关系、全球化配套布局以及优秀的体系能力,占据大部分外品牌企份额,公司如不能进一步提升自身实力,实现全球化生产制造能力布局,与外空调企业竞争,存在市场空间、盈利能力受限的风险。 针对以上风险,公司倡导创新合作,积极收集获得客户产品更新换代需求,及时进行针对性开发,满足客户需求。同时,在现有产品基础上,针对现有产品痛点,开发具备一定前瞻性的新产品,进一步满足客户在不同环境下的特殊需要。在小热管理领域,公司在现有自动化设备基础上充分利用产能,持续提升体系能力,继续积极保持与合品牌企沟通,持续跟进行业技术发展动态,主动参与前瞻性技术应用开发,积极探索全球化制造能力布局,逐步实现对合品牌企的突破。 2、原材料价格变动风险 公司生产所用的主要原材料为铜、铝等,其价格上涨将会给公司的业绩带来一定影响。报告期内,原材料价格虽然有所波动,但是还是处于高位。芯片涨价及缺货情况严重,公司产品价格调整的幅度及频率若无法抵消原材料及芯片价格上涨幅度,将会对公司经营业绩带来负面影响。此外,公司将产品开发重点转移到空调箱及空调系统产品,提高产品价值量,降低对大宗原材料价格波动的依赖,逐步提高产品盈利能力。 3、客户经营风险 随着行业竞争加剧,新能源对传统燃油产生冲击,型同质化日趋严重,行业中部分经营不善的主机厂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经营困难。如果公司不能及时掌握客户经营情况,及时催讨应收账款,部分主机厂的经营困难将可能会公司的经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针对以上风险因素,公司要求各经营单位及时跟进客户经营情况,对客户信用情况进行分级管理,对客户设置信用额度及信用期限,加大应收账款催讨力度,降低客户经营情况对公司的不利影响。 4、管理风险 随着公司业务拓展,公司产规模和业务规模都持续扩大,这对公司的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如果公司的管理人员储备、管控体系的调整不能适应公司业务快速发展的要求,将对公司的整体运营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影响业务的正常开展。因此,公司一方面一直致力于打造优秀高效的管理团队,积极引进外部人才,充实管理队伍,提升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也持续关注对现有管理团队的培养,建立科学合理的金字塔形管理结构,通过外部培训以及内部导师制度,持续提升内部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满足公司未来业务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