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利(603596)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公司2023年1-6月份的主要经营情况如下: 1、总体经营情况 2023年1-6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9,444.27万元,同比增加46.4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5,557.08万元,同比增加26.76%。报告期末,公司总产900,111.60万元,较期初增加4.1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444,767.84万元,较期初增长5.63%。 2、市场开拓情况 公司在稳固现有客户的基础上,加大国内外市场开拓力度,积极开发新客户,进一步优化客户结构。报告期内,公司的项目情况如下: 盘式制动器: 在研项目146项,其中新能源型56项;新增量产项目41项,其中新能源型11项;新增定点项目47项,其中新能源型19项。 轻量化产品: 在研项目77项,其中新能源型31项;新增量产项目11项,其中新能源型5项;新增定点项目21项,其中新能源型14项。 电子电控产品: ①电子驻制动系统(EPB):在研项目61项,其中新能源型36项;新增量产项目14项,其中新能源型11项;新增定点项目22项,其中新能源型15项。 ②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在研项目4项,其中新能源型2项;新增量产项目4项,其中新能源型1项;新增定点项目3项,其中新能源型2项。 ③电动尾门开闭系统(PLG):在研项目5项,其中新能源型4项; 智能驾驶产品: ①线控制动系统(WCBS):在研项目74项,其中新能源型53项;新增量产项目5项,其中新能源型4项;新增定点项目30项,其中新能源型25项。 ②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在研项目13项,其中新能源型3项;新增量产项目7项;新增定点项目6项,其中新能源型3项。 转向系统产品: ①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在研项目10项,其中新能源型6项;新增量产项目6项。 其中新能源型4项;新增定点项目5项,其中新能源型3项。 ②机械转向器(MSG):在研项目13项,其中新能源型8项;新增量产项目5项,其中新能源型3项;新增定点项目7项,其中新能源型5项。 ③机械管柱:在研项目6项,其中新能源型3项;新增量产项目3项,其中新能源型2项;新增定点项目4项,其中新能源型3项。 报告期内,新增的项目为国内知名主机厂、国外著名主机厂已经合主机厂,并且涉及多个平台项目,其中轻量化产品获得多国外客户及多个平台化项目。 3、新产品及新技术创新情况 2023年上半年,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稳步推进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及量产交付。 针对新能源型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双控电子驻制动系统(D-EPB)在原有SmartEPB基础上升级,提升新能源辆驻可靠性的同时又大大降低了整厂零部件采购成本,目前已成熟应用在多款新能源型上。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产线已在2022年4月投产,累计已有13个项目批量交付,预计下半年还将有8个项目陆续量产。ADAS可以提供三种技术解决方案,ADAS高精地图功能技术已经开发完成,目前正在进行主动泊技术开发,目标是打造行泊一体的ADAS域控,支持自动驾驶功能实现。 具备制动冗余的下一代线控制动系统(WCBS2.0)的研发在顺利推进中,WCBS2.0将更好满足L4及以上自动驾驶级别对线控制动系统的需求,目前已经有多个定点项目,预计2024年上半年量产。电子机械制动系统(EMB)的研发工作正在进行中,首轮EMB功能样件已顺利研制完成。 2023年上半年,DP-EPS、R-EPS转向系统、线控转向系统的研发工作顺利推进中。 4、产能布局 公司依据在手订单情况,结合对新能源未来发展预判及公司国际化业务布局,持续加快产能建设,截止2023年6月,主要产能布局情况如下: ①墨西哥新增年产50万套电子驻制动系统(EPB)卡钳生产线开始筹建; ②墨西哥年产400万件轻量化零部件建设项目产线将于2023年9月投产使用; ③新增年产20万套固定式卡钳生产线开始建设; ④为了满足市场对线控制动产品的需求,第四、五条产线于2023年上半年投产,第六条产线下半年建设完成; ⑤新增30万套EPS产线、30万套EPS-ECU产线将于下半年开始建设; ⑥为满足整轻量化的需求,公司实施轻量化新产品的布局,在国内轻量化生产基地正在进行三期项目建设,主要满足副架、空心控制臂等轻量化产品生产; ⑦墨西哥二期轻量化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中,预计2024年底将投入生产。三、风险因素
1、行业波动导致的风险 公司属于零部件行业,生产的各类制动系统产品是底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公司的业务发展与行业高度相关。行业具有很强的顺经济周期的特点,当宏观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时,居民对的消费意愿与能力增强,促进产业的发展;反,当宏观经济处于下降阶段时,居民对的消费意愿下降,促使生产企业降低产量,整个行业变得不再景气。未来如果行业的发展进一步放缓,乃至出现整个行业的不景气,则可能导致大面积滞销,从而公司产品的销量也会随减少,这将会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2、客户相对集中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公司的重要客户包括奇瑞、通用、吉利、长安等国内外知名的整厂商,是公司经过多年积累、以高质量的产品和全方位的服务通过市场化竞争而争取来的。这些客户的产品需求量较大且经营较为稳定,与其保持长期合作关系有利于促进公司业务的持续稳定发展。但是,随着行业增长速度放缓和市场竞争加剧,整厂商日益面临着型更新加快、技术含量提高、开发和制造周期缩短、产品价格下降等竞争压力。受影响,一旦公司与这些优质客户的合作关系发生不利变化,导致客户订货数量减少,则公司的盈利水平也将受到显著的不利影响。 3、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用于加工、装配制动系统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各类零配件。在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中,以原材料为主的直接材料占比较高,因此,钢材、废钢、生铁、铝锭等用于制造零配件的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将对公司的生产成本产生较大的影响。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模式,产品的销售价格在一年或一定时期内根据与客户签署的价格协议确定,在重新签署价格协议前比较稳定。因此,在公司产品价格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若公司主要零配件及其原材料价格发生大幅波动,特别是出现大幅上涨,将直接提高公司生产成本,并对公司盈利产生不利影响。 4、技术升级不及时、不持续带来的风险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消费多样化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整制造厂商已逐步向精简机构、打造供应链方向转变,因此对配套零部件供应商的依赖逐步加强,进入产业链供应体系的零部件企业存在先发优势。随着双方同步开发和合作开发的进行,零部件企业在整厂商推出新型前就已经介入配套零部件的开发,若开发成功,一旦新型推出,就会优先成为该零部件的指定供应商。因此,公司制动系统新产品的同步开发能力、开发成功与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公司未来的业务发展,是影响公司经营业绩与持续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此外,行业呈现出来的新能源、轻量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将促使零部件企业开发相应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5、应收账款产生坏账的风险 公司应收账款集中度较高。虽然公司应收账款的主要对象是经营实力较强、信用记录良好的整厂商,且这些客户与公司具有长期合作的关系,款项回收风险较小,但如果公司主要客户的财务状况出现恶化,或者经营情况和商业信用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公司应收账款产生坏账的可能性将增加,从而对给公司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6、业务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公司生产的制动系统产品属于非标定制产品,是根据整厂商的每个型同步开发的,随型的升级而变化。一旦制动器等产品开发成功并批量生产后,产品就进入了相对稳定期。 由于整厂商在产业链占据着强势地位,有能力将因市场竞争导致的整降价的压力转嫁给上游零部件企业。虽然公司具备一定的转移降价压力的实力,但如果行业整体环境发生不利变化,公司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不能继续保持营业收入的稳步增长,未能将整降价的压力进一步向上游转移或采取措施自行消化,则存在业务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7、质量责任风险 我国《缺陷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明确指出:“产品的制造商(进口商)对其生产(进口)的缺陷产品依本规定履行召回义务”。因此,整厂商对为其配套的零部件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公司拥有较强的质量检测能力,能承担制动器产品从开发到生产全过程的精密测量和产品性能测试,公司生产销售的各类制动系统产品至今未发生过重大质量问题。在电控制动系统产品方面,公司电子驻制动系统、制动防抱死系统及电子稳定控制系统产品均已获得了多项专利,目前已根据客户订单进入批量化生产。但如果因公司销售的制动系统产品在设计、制造方面的缺陷而导致发生质量事故或致使整厂商实施产品召回,则公司将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面临重大的经济损失风险。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自主建立研发、生产及销售完整体系,并持续实现核心技术突破与业务领域延展,实现了对制动系统、转向系统、轻量化零部件、智能驾驶系统的业务布局,在全球建有14个制造基地和7个研发中心,拥有底盘系统系列产品尖端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具备产品自主研发、匹配验证到产品量产的全过程能力。 1、产品线丰富,应对竞争打产品组合拳 公司致力于为全球整企业提供一流的底盘系统产品,通过自主技术创新,公司在机械制动产品、机械转向产品、电控产品、智能驾驶产品和轻量化零部件领域已取得领先的技术优势,掌握了底盘制动系统全系列产品自主知识产权和成熟稳定的量产能力。2022年上半年,通过收购万达转向,伯特利产品拓宽至转向领域,公司底盘系统产品结构逐步完善、产品线更加丰富。 2、产品技术的持续创新,成就卓越的客户价值 公司在制动系统产品、转向系统产品和智能驾驶系统产品方面均具备自主正向开发能力,可根据客户整需求设计出相应的配套产品,具有协同客户同步开发、同步设计的能力。同时,公司具有较强的系统开发能力,不仅能够实现制动、转向零部件和智能驾驶系统产品的配套,还能为客户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在产品成本和性能方面极具市场竞争优势。公司致力于整制动系统、转向系统、智能驾驶系统设计和产品架构的持续创新,拥有19余年制动系统量产经验,从机械制动产品到智能电控产品EPB、ABS、ESC等,技术上开放协作,为客户提供可持续升级换代的安全系统方案。2021年,伴随WCBS产品的量产,伯特利成为国内首发布并量产ONE-BOX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产品的企业。在2022中国供应链大会暨首届中国新能源智能网联生态大会上,伯特利“线控制动WCBS”荣获2022中国供应链优秀创新成果奖,2022年,公司ADAS系统产品实现量产,集成高精定位的智能前视摄像头(AFC2.0)产品荣获铃轩奖量产・智能驾驶类优秀奖,公司产品和技术获得行业广泛认可。 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技术创新并最终实现新一代线控制动系统产品WCBS2.0及EMB的产业化,稳固并扩大市场份额和技术的领先优势,我们也将在EPB已有庞大的客户基础及型应用案例的基础上,持续在EPB新项目研发及新技术迭代上进行投入。 轻量化零部件业务领域,我们将通过持续研发投入,进一步拓展产品品类,如副架、铸铝卡钳、轮房等,以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在转向产品方面,我们将持续推进电控转向产品的研发,并逐步实现向线控转向系统进阶。在智能驾驶领域,我们将积极推广已有的L2及L2+级别ADAS产品的商业化,并在行泊一体化域控制器、高精地图、智能算法等方面展开研发。 3、合理分工、专业化生产及精细化管理,带来成本控制优势 公司核心零配件全部自主生产,非核心零配件部分自主生产、部分对外采购。核心零配件自主生产,既可以保证公司产品质量,又能够控制核心零配件的生产成本;自主生产部分零配件,使得公司能够掌握对外采购零配件的生产工艺及成本构成,从而在采购议价方面更具优势。而对外采购部分非核心零配件,能够使得公司将更多源投入附加值更高的核心零配件及总成产品的生产。在生产方面,公司采用精益生产模式(TPS),以准时化(JIT)方式组织生产,不断优化工艺流程,并在产品生产布局上坚持专业化及就近供货的原则,让分布在境内的安徽芜湖、山东威海、河北唐山、四川遂宁、浙江宁波及上海等地的公司本部、各分公司和子公司能够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同时,随着全球化布局,自主品牌走向海外,公司在美国、墨西哥等国也同步布局了海外研发和生产基地。另外,公司持续在原材料采购、存货管理、物流运输及供货等方面加强管理,以缩短公司产品生产周期、提高供货速度。 4、严控产品质量,树立品牌优势 公司已建立完备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可靠的质量保证能力,拥有全套制动产品的试验检测设备,能自主完成从产品设计至生产全过程精密测量与各种综合性能实验,保证了产品的开发质量。公司严格的产品质量管理获得了多客户和行业的认可,公司2022年度分别荣获“2022中国供应链优秀创新成果奖”、“第七届铃轩奖―智能驾驶类优秀奖”、广埃安“创新贡献奖”、广埃安“优秀合作奖”、吉利“优秀供应商”、吉利“远程研发贡献奖”、江淮(600418)“质量贡献奖”、东风柳“战略供应商”、东风柳“优秀供应商”、东风柳“质量贡献奖”、奇瑞新能源“优秀供应商”、奇瑞“卓越开发创领奖”、奇瑞股份“卓越贡献企业”、长安“质量贡献奖”、通用全球“2022年度供应商”等。上述因素使得公司在产品质量过硬、服务及时的同时拥有成本优势,从而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确保公司盈利持续稳定,在行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2023年上半年,伯特利再一次成功入选“2023中国零部件企业百强榜”,位列第65名,较2022年排位强势上升27位;伯特利及伯特利电子创新团队荣获“2022年度中国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创新团队奖(零部件)”;伯特利荣获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区30周年“功勋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