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车失灵,AEB测试垫底,网友:小鹏这一波把人笑死

当然,这里的“成年人”并不是指消费者,而是指一些以智能驾驶为优越感来源、大谈特谈智能化、却无法达成汽车的最根本属性——安全的汽车品牌。

何为道路安全?从驾驶者的角度出发去解读,意味着不要疲劳驾驶、不要开车玩手机,更不要醉驾。然而道路安全的实现,同时还需要驾驶者所驾驶的汽车一并努力。毕竟,枪头不锋利,枪杆子就是捅折,也无济于事。

因此,对于道路安全,车企必须在生产设计环节就对交付给消费者的汽车层层把关检验。从车身结构,到主被动安全功能和配置,该有的,一样都不能少,该认真对待的,也一样都不能马虎。

随着特斯拉成为国内头部新能源汽车品牌,刹车性能,被带进了公众视野,并且被赋予了定义一款新能源汽车够不够安全的更高的权重。

舆论倒逼,一方面能让那些责任心爆棚的品牌自我反思、自我改进;另一方面,却能宛如一面照妖镜,照出那些敷衍消费者的妖魔鬼怪。

这些被照得现出原形的“妖魔鬼怪”中,小鹏榜上有名。

车主投诉刹车失灵,品牌拒不承认有问题

事情是这样的:前几日,一位小鹏G6的车主向媒体投诉,称自己于今年9月28日购买了小鹏G6,在10月1日驾驶该车准备在路边停车时,小鹏G6自行加速,车主踩下刹车后这台小鹏G6也没有明显减速。

为了避免与前车发生碰撞事故,车主只能无奈打方向,当这台小鹏G6冲破绿化带行驶到主路时,刹车却莫名其妙恢复了。不幸的是,这台小鹏G6仍然与主路上正常行驶的其他车辆相撞,好在没有发生人员伤亡。

事故发生后,车主联系了小鹏汽车的相关工作人员。但面对这起“刹车失灵”事故,工作人员的措辞前后矛盾,先是表示后台数据显示这台小鹏G6在事发当天8点22分31秒有踩刹车的动作,然后在10月11日又称后台数据显示8点22分30秒到33秒之间,驾驶员踩了最大油门,到8点22分33秒车主才踩下刹车。

令车主无法接受的不仅是工作人员措辞前后不一,还有措辞与行车记录仪提供的时间不符。基于此,车主合理怀疑小鹏汽车厂家对后台数据进行过处理,而且还表示小鹏汽车拒不承认车辆有问题。

自行加速、刹车失灵,问题究竟是不是出在这台小鹏G6身上,需要更权威的第三方检测进行确诊。但小鹏汽车对此次事故的后续处理,着实难以服众。

事实上,刹车失灵事故的发生,不仅会让消费者对该产品产生疑虑,怀疑的味道,将会蔓延至品牌整体。然而,类似事故,于小鹏汽车而言不是个例。

据媒体报道,今年年初,一位车主向媒体反映,自己的小鹏P5在地下车库行驶时突发刹车失灵发生碰撞。据车主称,自己当时的车速在20km/h左右,转弯时在打开ABS防抱死系统的状态下刹车却“踩下去几乎没感觉”。

对此,小鹏汽车售后人员当时给出的解释是,后台分析表示车辆功能完全正常,事故原因是车主下地库时超速严重。

今年9月份,一位小鹏P7i的车主向媒体反映,称自己在今年8月份提的新车连续两次出现制动故障。工作人员的回复是“车子的线束上可能有一些接触不良……”

在去年6月份时,小鹏汽车同样和“刹车失灵”产生关联。

彼时,一位车主将自己的小鹏P7置于拖车上、并且绑上“小鹏刹车失灵”来进行维权。

更早些,2022年3月,一位车主向媒体反映,称自己的小鹏P7在2021年12月1日在车库出口经过闸机时骤然失控,先后与道闸、小区围栏、车库反光镜灯杆、楼栋墙壁发生碰撞后,这台失控的小鹏P7才终于停下。

在这过程中,当时的驾驶者也即车主的岳父,怎么踩刹车,小鹏P7都不肯停下来。

在第三方投诉平台上,今年10月25日,一位小鹏G6的车主也就“刹车失灵”进行了投诉;今年10月13日,一位小鹏P5的车主和一位小鹏G6的车主先后就同样的问题进行了投诉。

刹车失灵,AEB测试垫底,网友:小鹏这一波把人笑死

从上述不完全列举的案例中我们很轻易就能发现,新老车型,小鹏汽车一直在出现“刹车失灵”的问题。

私以为,本着企业责任和应该对消费者安全给予重视的原则,小鹏汽车有必要做出回应与解释。

没有借口,垫底就是垫底

为了提升车辆的刹车性能、保障车内人员和车外人员的安全,车企们其实早就用技术设置了第二道防线——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

所谓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控制模块,测距模块和制动模块,三大模遵循线性运作流程,在测量车辆与前方障碍物的距离后与警报距离和安全距离进行比较。当小于安全距离时,即便驾驶员不踩下刹车,AEB系统也会代行其职,让整车自动制动。

了解了简单的工作原理后,不难感受到,测距、制动,是关键中的关键。不仅要测得准,还得刹得住。

尽管该功能早已有之,但受制于感知硬件和算法等软件,燃油车时代的产品,并不能让该功能迭代至更高级的境界,起作用的时速范围大致在30km/h车速以下。

讲到这里,大家应该会产生一个大胆的设想:感知硬件、算法,这不是以智能驾驶为卖点的小鹏汽车最擅长的吗?

擅长不擅长,小鹏汽车说了算;但效果好不好,或许该由测试说了算。

近期某第三方专业汽车平台举行的一场夜间专业AEB实测中,小鹏G6和小鹏G9均参与其中。令人汗颜的是,标榜智能驾驶的小鹏汽车,却在此次测试中垫了底。

在夜间AEB对静态儿童家人测试中,小鹏G9的极限避撞速度仅达到30km/h,和传统燃油车持平,而小鹏G6则连通过都没能做到;

在夜间AEB对静态假车实验中,面对体积更大更易识别的假车,小鹏G9和小鹏G6的极限避撞速度仅有40km/h,垫底;

在夜间AEB对静态两轮车实验中,小鹏G6的极限避撞速度仅有30km/h,勉强通过,小鹏G9则是直接不通过。

热衷于造机器人、喜欢打出智能驾驶标签的小鹏汽车,竟然连整体通过都无法做到。究竟是感知硬件出了问题,还是算法程序出了问题?

可以肯定的是,小鹏汽车对自身智驾能力的自信,是有问题的。

写在最后

如果说现实中刹车失灵的案例,能让消费者以“偶然性”聊以自慰的话,那么专业测试的结果则是在严肃提醒消费者,小鹏的智驾,并不是人们以为的那么至臻完美、遥遥领先,即便真的想要体验一把高阶智能驾驶,也不乏小鹏汽车的替代品。

那么,问题来了:连智能驾驶都无法做到领先、连基本的刹车性能都做不到优秀的小鹏汽车,还有什么卖点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