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曙光(600303)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1、主要业务范围:公司行业属于及零部件制造业,主营业务分为乘用业务、商用业务和桥等零配件业务三大板块。 2、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整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包括动力总成、身、底盘、内外饰、电器件等,其中动力总成是整中最重要的原材料,具体又包括发动机、变速箱、传动系统、动力电池、电机、减速器、电控部分等;桥产品的主要采购件包括齿轮、锻件、铸件、冲压件、制动类零件等。公司采购委员会的执行机构为集团采购管理部,统筹全公司的采购管理工作。采购委员会是公司采购的决策机构,负责供应商准入、采购产品定价审核等的审议决策工作,执行全公司的大宗物采购,并制定和完成全公司的采购管理制度。采购管理部和各业务的采购部门为公司采购的执行部门。集团内各采购部门实行源共享,不断完善和搭建同类产品的平台化,不断实现规模化采购目标。 (2)生产模式。 公司主营业务分为乘用业务、商用业务和桥等零部件业务三大板块。其中,乘用主要是皮卡和乘用,在丹东金泉基地生产;金泉基地目前拥有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现代化生产工艺;多型混线生产模式的生产线,兼顾自动化和柔性化,是集整制造、检验、调试为一体的生产制造基地,拥有较高的生产制造水准与品控体系,以先进工艺和严苛制造标准生产,可满足乘用、皮卡和新能源辆生产;商用业务主要由丹东黄海新能源基地和黄海特种专用负责生产;桥事业部业务由在全国分布布局的丹东、凤城、诸城、荣成、柳州、佛山、重庆、嘉兴等8大生产基地共同完成。 (3)销售模式。 ①乘用业务:公司的皮卡和乘用销售采用经销商经销和大客户营销的销售模式。公司的直营店及一、二级经销商网络遍布全国各地,大客户直销团队不断增强。②商用业务:商用产品以大中型客为主,特种为辅;销售模式主要采取以直销为主、经销商代销为辅的销售模式。③桥等零部件:由于不同型所使用的零部件往往在型号、尺寸、结构等方面差异较大,因此,客户需求的个性化特征较为明显。鉴于此,公司桥等零部件主要采用订单式销售模式。④公司近年持续加强海外销售体系建设,海外销量占比不断上升,主要通过销售代理、直销和“借船出海”等多种模式取得销售订单。 3、行业情况说明: 根据中国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3年1-6月,产销分别完成1324.8万辆和132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和9.8%。2023年1-6月,乘用产销分别完成1128.1万辆和112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1%和8.8%。2023年1-6月,商用产销分别完成196.7万辆和197.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9%和15.8%。2023年1-6月,新能源产销分别完成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三、风险因素
1、产业政策风险 2023年初,国能源局印发了《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在氢能方面提出了重点任务:交通领域大力推动新能源、氢燃料电池全面替代传统能源。如果公司不抓住这一机遇,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氢燃料商用产品,开辟公司业务新的增长点,快速提升产品销量规模,公司将存在失去氢燃料商用市场的风险。 对策:紧随国对氢能源发展政策走向,目前公司方面已加快氢燃料商用产品研发进度,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产品。 2、营销风险 近年来,韩日等海外进口量大幅下滑,国内出口量大幅上涨,这背后是国内外工业发展形势的变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国产企业逐渐崛起,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其海外布局也日益完善。而目前公司海外方面相对于竞争企业布局较少,应当加快海外布局,扩大海外销量。 对策:学习并研究国内竞争企业海外产品以及营销模式,借鉴其成功经验,结合公司现状,加大海外市场的投入,不断完善海外布局,提高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3、供应链风险 大量零部件依赖外部采购,此外零部件认证流程耗时长,如算法芯片和摄像头等都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测试才能进入供应商名单。若供应商出现产能问题,可能导致企业辆生产中断,供应商的交付能力以及产品安全和质量均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可能对公司产能供给产生风险。 对策:我司充分开展供应商寻源,扩充合格供应商库,降低单一供应商占比;其次应当充分评估仓储成本与采购成本,建立安全库存制度,避免由于供应商产能问题引起原材料短缺,造成停产。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是以整、桥及零部件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优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品牌优势 公司拥有"黄海客"和"曙光桥"两大中国名牌产品,"黄海客"还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公司产品质量可靠,获得用户广泛信赖,具有较高的行业地位和品牌知名度。 2、客户群优势 公司曙光桥已批量供货广集团传祺、上通用五菱、上大通、一集团、二集团、长安、北福田、江淮(600418)、零跑、合创和合众新能源等国内一线自主品牌、造新势力品牌和合品牌,具有一定的客户群优势。 公司皮卡大客户有中国移动(600941)、中国石油、国电网、中国武警部队、中国陆军总装备部、高速公路管理局、森林防火指挥部、水利系统、部分上市公司以及合作的改装企业。 黄海客和特种拥有客运旅游公司、公交公司、企事业单位、部队等多个领域及行业的客户,黄海客出口30多个国和地区。 3、技术及研发优势 公司拥有国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产品监督检验鉴定实验室和国内一流的桥及零部件试验中心,具有70多年的客产品技术积累和近40年的桥产品技术积累。截止2023年6月,曙光股份现拥有专利173项。拥有国内领先的设计软件应用技术和NVH控制技术,拥有先进的试验验证设备,实验中心通过国CNAS体系的认证,技术实力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公司遵循“节能、环保、安全”的理念,结合国行业政策,不断创新发展,满足客户需求。 公司整产品形成了传统能源客以及新能源客系列、N系列皮卡和A系列轻客,构建了自主研发的产品平台。黄海客以纯电动公交为主,座位客为辅,逐步开发燃料电池公交,2023年上半年,开发出8.5米及10.5米低入口公交,同时自主研发的整控制器在客及轻客产品上得到批量应用。黄海客的新能源产品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特别是推出的“高温包”及“高寒包”设计,同时适应北方高寒天气及南方高温天气。乘用事业部2023年上半年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黄海皮卡产品为有效降低排放及油耗,启动了全系型的RDE标定排放升级。桥产品紧跟国倡导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及国际技术的发展趋势,2023年以传统桥为基础,以电驱动桥为研发重心。曙光桥目前已经形成轻型、中重型、悬架系统、新能源和核心零部件五大板块,十个系列的产品格局,100多个产品品种,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是国内产品系列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桥零部件企业一。目前,在电驱动桥系列产品中平行轴结构、同轴直联结构、减速模块+支撑梁结构等主流电驱动桥产品能够满足载重0.6T-4.5T各种型的使用需求。在悬架产品方面,为多新势力造企业全新开发中高端SUV、轿、MPV底盘新能源型提供配套,应用先进的结构和更多的高强度材料,提高性能的前提下降低产品重量,降低产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