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秦L/海豹06 DM-i上市,相比秦PLUS有什么升级?真有那么香?

5月28日,比亚迪全新车型秦L DM-i(图片|配置|询价)和海豹06 DM-i(图片|配置|询价)上市,采用第五代DM-i混动系统,售价9.98-13.98万。

秦L和海豹06定位中型轿车,分别为王朝网和海洋网车型,两款车在参数配置方面完全一致,只在外观设计和车身宽度上有一定区别。纯电续航里程分为80km和120km两种(CLTC标准),动力总成搭载1.5L自吸发动机+前置单电机组合,发动机最大101马力,80km车型电机最大163马力,120km车型电机最大218马力。

9.98万的起售价格确实很低,不仅有竞争对手冲击巨大,可能还会影响秦PLUS的销量,我们拿9.98万的秦L DM-i 80KM领先型,对比7.98万的秦PLUS DM-i 55KM领先型,看看值得不值得多花2万买秦L。

首先在车身尺寸方面,秦L要比秦PLUS长6.5厘米,宽0.63厘米,车高相同,轴距长7.2厘米。动力总成方面,两款车同为1.5L发动机+前电机,秦PLUS发动机110马力,电机197马力,车重1500千克。秦L发动机101马力,电机163马力,车重1660千克。虽然秦L动力变弱了,车还变重了,但两款车的官方零百加速时间都是7.9秒,这意味着秦L的传动效率更高,不过180km/h的最高车速要比秦PLUS低5km/h。

纯电续航方面,秦L是10.08千瓦时磷酸铁锂电池,WLTC纯电续航里程60公里,秦PLUS是8.32千瓦时磷酸铁锂电池,WLTC纯电续航里程46公里,WLTC标准相比NEDC和CLTC更准确,可以作为参考,在续航这块秦L凭借大电池胜出。

悬架方面,秦L为前麦弗逊后四连杆,而秦PLUS则为前麦弗逊后扭力梁,比亚迪DM-i车型的底盘用料一直很一般,如今秦L的4连杆独立后悬架算是追上了A级车的主流水平,再加上更长的轴距,相信底盘表现会优于秦PLUS,最好能把路噪和连续细碎路面的小震动控制一下。

配置方面两款车几乎相同,秦L多了主动闭合格栅(在纯电行驶时格栅闭合能减少风阻),外放电(全系标配外放电),ETC装置,进步不大。而顶配车型取消了毫米波雷达,采用单目视觉感知方案,不知道L2级驾驶辅助功能的体验会不会有进步。

这次秦L和海豹06最大的卖点就要数第五代DM-i混动系统了,发动机热效率46.06%、油耗2.9L/100km、综合续航里程超过2100km,不过在大家高呼比亚迪杀疯了的情况下,我还是要泼盆冷水,这三个数据目前都存疑,并不代表量产车的真实数据。

首先,46.06%的发动机热效率如果能实现,确实可以算得上行业第一,这是一件很牛的事。

其次,比亚迪宣传的2.9L/100km的油耗是按照NEDC标准测得的,并且是理论数据,NEDC标准在准确性上是不如WLTC的,我个人还是建议消费者更多关注WLTC标准的续航里程和油耗表现。秦PLUS DM-i宣传的NEDC油耗是3.8L/100km,WLTC油耗是4.6L/100km,我个人测试的秦PLUS DM-i 55KM车型的实际油耗+电耗是5.8L/100km+-2.7kWh/100km,秦L宣传的NEDC油耗是2.9L/100km,换算成WLTC油耗估计要3.7L/100km以上,实际测试可能要4L以上了,所以2.9L/100km的油耗并不准确,但4L多的油耗确实也不高,基本算是业界一流水平了。

最后,综合2100km的续航里程是建立在秦L拥有65L的油箱的前提下的,而秦PLUS号称1245km续航油箱只有48L,所以也有一定水分。不过话又说回来,综合2100km只需要65L 92号油,确实也是很香的。

综上所述,秦L相比秦PLUS,在车身尺寸、驾乘体验(理论上)、混动系统的效率上确实有很大提升,但真要较真起来,2万的差价(终端甚至更多)换来车身尺寸、底盘、2L不到的百公里油耗,性价比并没有高多少,如果你纠结这两款车,那么一定要实际去试驾一下,尤其要试驾底盘的表现,两款车都试过之后再做决定。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暂无相关文章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