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字头”掀涨停潮
在1月22日国常会部署资本市场后,人民银行、证监会等多个部委相继释放利好消息,A股投资者信心回升。1月25日,A股上演“深V”反弹,三大股指集体收涨。沪指涨3.03%,收复2900点,深成指涨2.0%,创业板指涨1.45%。
盘面上,中字头板块掀涨停潮,中国石油涨停,为2015年7月以来首次,中国联通、中国交建、中煤能源、中国科传等近30股涨停。
有关今天A股的解读,我们一起听听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的分析。
陈雳:从近期政策导向来看,国家对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强化投资者回报提出了明确要求。
1月24日上午,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中,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袁野表示,在今年年初国务院国资委部署开展提质增效稳增长的一系列专项活动中,强调了需要切实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同时要求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质量,加强精细化的管理,包括在中央企业经营质效方面,为经济发展做更多的贡献。
除此之外,还与货币政策有关。人民银行将于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市场角度释放的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左右,力度非常之大。前几次的降准基本维持在0.25个百分点左右,而今次开展了一次性加大释放,体现了对支农支小再贷款以及再贴现利率角度进一步维稳实体经济,促进企业更好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这些信号的传递实则是一系列组合拳,在市场上起到了积极的响应。市场主要指数的反弹,也是受这些重要(政策)的推动。尤其是在信心恢复的角度,对市场整体上行起到了较为关键的作用。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前很多个股的估值还是较有吸引力。
陈雳:A股在今年年初开市以后,经过一系列调整,其实呈现了比较明显的底部特征。从后面的走势来看,一季度以来市场对高股息率的个股和行业关注度非常之高,在整体的A股现金分红角度以及可持续绿色发展角度,都有比较高的关注度。从近期的政策导向来看,国企改革、提质增效的主题应该会成为高股息率之后的重要吸引点。
央行两年来首度降准50BP
今日A股市场表现活跃与央行宣布即将降准有关。1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人民银行决定自2024年2月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过往降准的消息一般由央行官网发布新闻稿,而此次则由央行行长直接公布降息降准。此外,本轮降准50个基点,力度较大,超出市场预期。
如何理解央行这一决策?我们来连线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
曾刚:首先,降准在预期之内。从货币政策调控的必要性来看,目前为了应对经济的挑战,从总量上进一步增加市场流动性,推动了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进一步平稳下行。此次货币政策是一个重要任务,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2024年货币政策提出的重要要求。所以在年初1月份公布这样的政策,意在用一个好的开局引领全年。另一方面,超预期的幅度实际上也给市场带来了更强的信心。
曾刚:调降存款利率、降准以及降低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都是在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为银行在贷款端的利率下调创造条件。所以前期一系列的负债端和成本的调整结束之后,下一步很可能会在资产端,通过LPR的调整,进一步推动贷款端利率水平的平稳下行。我认为这是有可能,也是有必要的,特别是在目前物价水平运行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在此背景下面,降息也有一定的必要性,特别是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角度来看。
曾刚:原则上,中国的货币政策是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衡,所以我们的货币政策以国内需要为主要导向。但客观上,我们也要承认美联储货币政策对于其他国家,不仅是中国,都会形成一定的外溢影响。特别是在美联储加息的环境下,资本的流动对其他国家的货币宽松会产生一定的限制。
目前来看,因为美联储加息已经接近尾声,不排除在2024年还有下调的可能性。即便利率不下调,但只要不继续上升,即意味着在边际上给其他国家货币政策所造成的紧缩效应是在减退的。
所以在政策空间以及新的政策工具箱不断丰富的背景下面,再叠加外部紧缩环境的放缓或者减弱,我觉得今年中国的宽松余地是很大的。但是要不要宽松?还要看实体经济的需要。
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
1月24日,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要“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这是近年来在以注册制改革为牵引、资本市场深化改革背景下的首次提法。(插入官网采访截图)
这一提法有何意义?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为我们带来相关解读。
赵锡军:资本市场,特别是二级市场,交易类市场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投资者。就我们国家而言,中小型投资者占了绝大多数。这些投资者为资本市场提供了交易资金。所以,满足投资者的投资增值要求是很重要的一点,也是我们国家资本市场最重要的特点。
第二,我国现有投资者2.2亿人,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量,占总人口比例相对较高。所以,资本市场实际牵涉到2.2亿投资者的利益,这个利益攸关庞大。
另外,我国资本市场,从二级市场的角度,从上海证券交易所建立开始,发展至今,离不开广大投资者的参与和贡献。所以,从多方面看,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的提出,非常契合我们国家市场的实际,符合我们市场发展导向,也符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所提出的,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道路,强调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而考虑。
赵锡军:首先,从制度建设着手。在各项制度建设过程中,要把投资者为本的理念贯彻下去。每一项制度和机制要全方位,从各个环节、流程上贯彻投资者为本的理念来建设。
第二个方面,投资者为本的理念需要落实到行动中去,作为一种自觉的责任来承担。要求每一个市场主体都要承担投资者为本的理念的责任。包括中介机构、服务机构、交易机构、上市公司、监管机构,和相关信息发布的媒体等等。
第三个方面,以投资者为本最重要的是要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因为投资人购买股票是希望投资能够带来回报。所以把上市公司建设好,为投资人创造价值,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
最后,监管部门也要做好相应的监管工作,对于市场上出现的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事情要加强监管,为市场的运行创造良好的环境,令投资者在进行投资交易时更加放心,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节目嘉宾意见仅代表本人观点。)
策划:于晓娜
监制:施诗
责任编辑:李依农
记者:杨雨莱
摄制:李群
新媒体统筹:丁青云 曾婷芳 赖禧 曾昭发
海外运营监制: 黄燕淑
海外运营内容统筹: 黄子豪
海外运营编辑:庄欢 吴婉婕 龙李华 张伟韬
出品: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